1998年开始,笔者开始慢慢接触并使用“台湾钓法”,用搓饵享受着调4钓2的乐趣。而后与时俱进,在往野外垂钓时又积极采用了更为先进的竞技钓法。在鱼获大增、钓技大长的同时,饵料问题特别是拉饵状态问题,总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搭配情况下,让笔者感到其捉摸不定且令人费解,不时困扰着笔者敏感和顽强的钓鱼神经。近年来,笔者在闲暇之余阅读了大量的资料,也经常与钓友交流钓法及制饵原理。经过苦苦思索,终于有所感悟,有所心得,发现有些物质或环境因素会影响拉饵状态。现在将其呈现于《中国钓鱼》杂志广大的热心读者,以期获得广大钓鱼爱好者的认同与指正,共同提高中国钓鱼运动的制饵理论水平及在理论指导下实际运用饵料的能力。



—、影响竞技钓拉饵状态的物质


1.酒精。酒精是一种较好的诱鱼物质。小麦蛋白是制备优良无污染拉饵的必备条件,它有个特性:能够溶解于酒精!本来除了发酵类型的竞技饵料外,竞技拉饵是不含酒精的。但近些年,由于“小药”的大量使用,酒精作为其载体,自然就悄悄进入了拉饵中,也就成了影响拉饵状态的一种很大的因素。酒精作为一种溶剂,能大量溶解小麦蛋白,会造成已经黏结成的网笼状的小麦蛋白网状结构分崩离析,饵料迅速失去粘连力、附着力。本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泡饵用的药酒装在小型喷雾瓶中,对准掰开的,已经大量生丝的成品拉饵一喷,丝随即断开,多喷了几下,饵团就失去了粘连,状态一下子就不好了;对准已挂钩的拉饵饵团,一喷即脱落。药酒浓度越大,“影响”状态马上就变成“破坏”状态了。由此看出,有钓友喜欢向成饵中加小药酒或用药酒来配饵,如果不稀释的话或者量稍微大了些,都会使饵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异常情况,原因就是酒精的影响。虽然低浓度的酒精对于拉饵状态的影响较小,但毕竟还是有影响的,并且这种影响会和其他因素一起让人难以把握。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笔者推荐三种方法:一是采用相应的酒曲香精替代酒精的方法,以达到不影响状态的目的。因为酒曲香精的浓度还是比较好把握些,即使浓了一点,湖库中的水是可以将其稀释的,对状态的影响较小。二是在长期的垂钓实践中,笔者发现配好的拉饵经过密闭、低温发酵的所谓带酒味的“残饵”,添加进现配饵中效果也较好。拉饵中既有酒味能够较好地诱鱼,状态也几乎不受影响。但是要注意其使用比例,同时可以稍稍增加小麦蛋白的量。三是如果不是参加竞技比赛的话,也可以采用酒米诱鱼的方法,这样拉饵也可以摆脱酒精的影响了。



2.蛋白质。拉饵里的小麦蛋白是添加量较大的蛋白质成分,如果再过分加大其他蛋白质的含量,就肯定会使拉饵发黏,而黏性物质是拉饵的大忌。高蛋白的鲤鱼饲料就很黏,各种卵中的蛋清也很黏,它们都会破坏拉饵状态,使钓鱼人只好采用搓饵。现在一般厂家都使用膨化方式处理饵料,蛋白质变性后其黏性大大降低,所以使用正规厂家合格品,就不用担心状态问题了。


而膨化处理后也有一些遗憾,就是饵料中的大分子活性诱鱼物质要逊色许多。所以要是想高效诱鱼,最好还是用生物活性强的“保鲜蛋白”!如日本海洋捕捞船能将在海里打捞上的鱼直接进入船内的快速干燥车间,海洋鱼类中多种动物性氨基酸和活性较强的高效诱鱼物质得以保留,效率自然高些。当然,鱼饵中这些物质的添加量一定要准确,如果是自制饵,加入的鱼粉等蛋白质添加量增加,首先会在使用过程中,造成黏性大;其次,酒精、盐分、紫外线等因素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开饵时大最吸收的水分,会很快释放出来造成“返水”。这些都限制了饵料中不能加入超量蛋白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笔者只能推荐:适量添加各种蛋白质,并且一定要将拉饵里的小麦蛋白量计算在内。


3,盐分。拉饵不可避免地有些矿物质即盐分。无论是植物成分中存在的钾离子、镁离子,还是人为添加的味精(谷氨酸钠)、防腐剂(山梨酸钾)等等,均属于此,它们也会影响拉饵状态。因为盐分的存在会造成类似于溶液的一种“盐析现象”。



所谓盐析现象是指浓的无机盐溶液能够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盐析主要破坏了蛋白质的亲水层(水化层)。蛋白质的亲水层就是在蛋白质表面“抓住”的一层水膜。原理是蛋白质分子的表面带有自由的羧基和氨基(高中生物知识),由于这些基团的亲水作用而使得蛋白质分子表面带有一层水化膜;而且由于这些基团的离子化作用又使蛋白质分子表面带有电荷,从而使蛋白质分子相互隔离,不会因碰撞而黏结。天然蛋白质常以稳定的亲水胶体溶液形式存在,这是由于蛋白质颗粒表面存在亲水层和表面电荷,如除去这两个稳定因素,蛋白质就可发生沉淀。溶液中高浓度的中性盐离子有很强的水化能力,会夺取蛋白质分子的水化层,使蛋白质胶粒失水,发生凝集而沉淀析出,而环境水分就立刻增加了。


虽然盐析现象意指溶液,但是我们可以把饵团理解为诸多固形物与少量水形成的特殊状态。盐析现象对饵团造成的严重影响是“返水”,即盐分能破坏蛋白质结构,使其由吸水性、锁水性很强的蛋白质立体结构,变成不能保水的链状结构,因而返水。它是返水的诸多重要原因之一。


对此,笔者建议制饵时要适当除去盐分。再者笔者只能做到一般不向拉饵中加入盐分,同时也希望饵料厂家严格控制盐分的加入,否则会对拉饵状态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4.糖类。从化学组成上看,拉饵饵料中必含糖类。因为糖类分成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双糖(如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多糖(如淀粉、纤维素、动物糖原等)三类,饵料中的纤维素、淀粉是必不可少的食物成分;而蔗糖、果糖、葡萄糖等还可以充当甜味诱食剂的作用。按糖类与饵料状态的关系,笔者将其分成两大类:黏粘性糖类(以非纤维素、多数淀粉类为主)与疏松性糖类(纤维素、马铃薯淀粉等)。黏粘性糖类一般都有甜味诱食的作用,少量添加对拉饵状态影响不大;大量添加对拉饵状态影响很大。因为黏粘性糖类会造成拉饵的严重板结、不松散。而疏松性糖类如纤维素、马铃薯淀粉、麸皮等,我们钓友都知道它们的本领,它们是除了膨胀剂之外,使用较多的使饵料蓬松的物质了。



对此,笔者建议无论是黏粘性糖类,还是疏松性糖类,都要适量添加,否则会造成饵料太黏或太松散,进而严重影响拉饵状态。


5.油质。饵料中的植物成分如果含有油脂,也不利于其形成较好的状态。因为油脂疏水性很强,会使小麦蛋白与饵料的其他成分失去粘连力。比如添加芝麻粉、菜籽饼粉等含油量高的成分,就要相应增加小麦蛋白的量,否则饵料会过于松散。


二、影响竞技钓拉饵状态的环境因素


竞技拉饵除了上述具体物质因素外,还有一些环境因素也会严重影响拉饵状态。


1.紫外线。我们都知道医院注射室里都挂有紫外线灭菌灯,也就是说紫外线能让细菌的蛋白质凝固,促使细菌死亡。其原理是紫外线属于高能量短波光,杀菌作用最强,能破坏蛋白质结构中的—个或多个化学键,造成蛋白质的分解或变性,从破坏蛋白质的亲水层(水化层),使其失去正常的、能够锁水的结构,进而返水。所以我们在炎炎烈日下垂钓时,饵料一定要避免强光照射,防止其中的蛋白质成分变性,造成返水,从而严重影响拉饵状态。


2.高温。喜欢竞技的朋友都知道,从春末开始,饵料状态就受高温因素的影响了。为什么高温会影响饵料状态呢?因为温度一升高,各种分子间的运动速度加快,本来在饵料中被锁定的结合态水分,立即活化成自由态,水量就显得多了。无机盐的作用也会增强许多,返水就更加迅速了。

另外,饵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微生物。抗菌剂的浓度和能力毕竟是有限的,高温时微生物的活动能力增强许多,其分解有机物的能力也加强了,旺盛的呼吸作用会产生大量的水分,这时会造成饵料严重返水。


3.低温。喜欢冬季垂钓的钓鱼迷都知道,冬天开饵最好用温水,因为这样更容易形成网笼状的结构。也可以提前开饵或适当加入小麦蛋白的用量,因之原理已析,这里就不再重复。


综合上述,我们在从事竞技拉饵垂钓时,除了正确使用好商品饵外,还要全面关注酒精、盐分、糖分、多糖黏液、蛋白质黏液、油脂等影响拉饵状态的物质,以及紫外线、温度(高温、低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期达到饵料的最佳使用状态,提高我们的抗干扰能力。